欢迎您访问哈尔滨开放大学
English | 

当前位置:哈尔滨开放大学 –> 专题栏目 –> 大思政–>交流培训

[中国研究生]张东刚: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推动研究生党建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8日  

[中国研究生]张东刚: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推动研究生党建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08-25     来源: [中国研究生]     作者: 张东刚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对未来全面建设教育强国进行了全面部署,回答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基点在基础教育。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引擎和关键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教育强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研究生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为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研究生的规模在高校,特别是一流大学,占比非常大。以人民大学为例,在校生规模达两万七千人,其中硕士生和博士生数量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0%;在校学生党员中,研究生党员人数超过了75%。高校研究生群体规模大,研究生党员占比高,研究生党建工作已经日益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这个逻辑性变化要求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抓研究生教育必须抓好研究生党建工作。构建大思政格局、精准地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和党建思政工作是服务国家战略、立足教育实践、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和需要。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在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深耕细作、持续发力,努力构建研究生大思政的育人新格局,不断推动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第一,在系统观念下推进顶层设计,明确研究生大思政的思路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中国人民大学坚持系统观念,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顶层设计深化改革,构建大思政体系。对内坚定主心骨、协同党建思政,充分发挥党组织协调各方、凝聚人心的主心骨作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地加强党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统领本硕博党建思政,统领学工、研工、团委和二级学院的党建思政力量,同时不断完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建制,着力建立强有力的、整体性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对外汇聚合力、打造育人共同体,学校举办首届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全国58所高校齐聚一堂,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盟,打造勠力同心、团结奋斗、携手共进的研究生党建思政育人共同体,通过一系列高水平工作论坛、高质量调查研究、高层次人才交流、高标准主题活动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
第二,在遵循规律中完善培养机制,把握研究生大思政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推动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把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坚持围绕人才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进一步把握精准发力,为广大研究生提供全面的、高水平的实践平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学校把导师队伍建设作为思政抓手,引导广大导师增强育人担当,坚持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把立德树人作为导师的重要考核参考,对于立德树人成绩突出的研究生导师,给予表彰与奖励,推广复制优秀导师、优秀团队的成功经验,大力营造教学相长、师生相宜、团队共建的导学文化氛围;落实“三全育人”,建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干,建立健全导师、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党团组织协同配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第三,在守正创新中开拓育人新路,推动研究生大思政务见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中国人民大学不断完善自主培养创新人才的体系,以更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挑战。在造就主力军上,学校立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全链条立体化的科研培养模式,动态优化研究生招生规模和结构,放眼未来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十项行动”,健全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全方位提升研究生的专业本领、科研能力、创新意识,教育引导研究生联系中国实际,研究中国问题,创新中国理论,为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添砖加瓦。在筑牢主阵地上,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入研究生的科研区,打造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等,旗帜鲜明地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筑牢根本。同时充分发挥人大红色校史的育人功能,在研究生当中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
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如何更好地构建大思政格局,培养研究生后备人才、马克思主义各领域的后备人才,在更高层面实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更大飞跃和快速发展,是特别迫切的问题,这当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再思考。
第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研究生党建的组织优势。大学是先进分子汇集的地方,是先进生产力创造的地方,更是先进生产关系探索的地方。目前,大学建设的整个体制机制当中存在着不少碎片化、交叉化区域和盲区,很多成本都耗费在由于体制机制没有理顺而导致的无效工作中,需要革命性地重塑重组。当前党的全面领导是最大的制度优势,是最大的制度安排,要继续筑牢顶层设计,着力构建强有力的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融入到办学治校各环节,不断增强学校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继续发挥研究生党建龙头作用,不断优化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探索在重大课题组、创新平台、智库机构等研究生集聚的地方灵活设立党支部,最大限度激发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要继续团结全国高校,紧紧围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目标,共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举措。
第二,重视导学关系,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的就是推动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目前二者还不太匹配。导师是跟研究生学业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第一人,瞄准了导学关系这一关键问题,就瞄准了研究生党建思政工作开展的有力抓手。这要求把提升研究生思政工作实效和培养导师成为“大先生”、“经师”和“人师”两者统一起来。导师要把握客观规律,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同时不断自我提升,杜绝本领恐慌,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研究生科研学业。要用心用情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一方面,党建思政工作不是高大上的,而是很朴素、很扎实、很有温度的。另一方面,党建思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需有把最纯粹、最美好、最高尚的东西进行灵魂的交流,受教育者才能积极向上。所以党建思政工作没有那么复杂,也没那么抽象,它的价值内涵是高尚的,但它的方法一定是亲民的,要贴近学生。
第三,抓住研究生特点,把党建思政融入学生学业。研究生的最大特点是研究型学生,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和学业成长意愿,因此把党建思政融入研究生的学业当中去,才能有最大发展。无论文科、理科、还是工科,研究生党员最大的目标就是扎根中国大地,读懂中国,了解国情,这是其成长的根源。人民大学十分重视从实践思政中全面提升研究生的政治素质和学术素养。实施“‘开路先锋、事业闯将’培育工程”,专门针对研究生开展“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理解中国”学术实训计划、“未来学者”讲师团计划,引领研究生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服务。通过这些机制和抓手,帮助学生了解当今丰富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通过丰富的案例总结来诠释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适应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的需要。
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正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深邃的眼光,朝着推动研究生教育体系转型升级的目标,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深入地推进,努力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新时代的研究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必须树立大视野、大胸怀、大担当、大格局,才能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新路。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团结全国高校研究生工作部门,发挥全国高校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盟的育人功能,勠力同心打造新时代研究生育人的共同体,合力构建全国性的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协作机制,共同搭建党建思政引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习交流平台、协同创新平台、服务支撑平台,源源不断地培养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不渝奉献党和人民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栋梁之才。
(作者张东刚,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原文刊载于《中国研究生》2023年第7期)